【推荐】公募最劲爆的一次撕逼公募基金起源
顺着创业板50指数这个话题(谁是今年最会“忽悠”的基金?),牵扯出了公募基金XX年最热闹的一次公开掐架,梳理记录如下。
起源背景
:创业板指数相关主题的基金,经过几年的持续泄洪,眼见就要枯竭,有的基金甚至到了生死存亡的时刻,争夺新的流动性,是一场不能输的战争。
出场人物:
G基金公司、H基金公司、F基金公司、J基金公司、某市场人士,众多围观的基金公司A、B、C 、D、E......等等,以及备受无数围观者期待出战但是却迟迟不肯现身的基金公司Y.
时间
:公元XX年4月至今
经历了2月初的反弹后,创业板相关指数终于暂时回了一点血,气色好转。
4月25日,G公司注意到,当天的创业板50涨幅落后于创业板指数0.48个百分点,且是2月7日见底以来最大的幅度。
在对历史数据研究后,G公司提示说:如果创业板50振幅持续小于创业板指,那么未来创业板指的表现可能会优于创业板50指数。
两天后的4月27日,F基金公司也加入进来开始
公开讨论
。
相比较而言,F公司主旨更加简洁鲜明,发布文章标题为---
创业板指打败创业板50,终成最大赢家。
H基金公司是市场中唯一有创业板50指数基金的公司。
在“创蓝筹”的宣传旗帜下,H公司旗下创业板50ETF被广泛传播,获得了大量申购,一路高歌,攻城略地,一季度总申购高达108.54亿份,新的资金在源源不断的买入中。
一个月后的5月22日,F公司再度出手。
推出的《创业板50和创业板指大对比,以及最终赢家大猜想》,标题气势看起来逊于一个月前,但是内容却丝毫不含糊。文章一开始,就直接点出了“创蓝筹”这个从H公司喊出了的词汇。
而在分析中,文章更是指出:
其一,创业板50指数是选取的样本,以日均成交金额考虑的,“炒的最凶的那50只。”
其二,今年涨的好的医药,在创业板指中占比要高得多。
顺着这个话题,5月23日,路过战场的某市场人士也来凑热闹了。
文章标题叫《创业板指与创业板50的区别,哪个更值得投资?》,最有杀伤力的是,文章从“交易量”联想到“换手率”,即退市时跌掉了99%的申万活跃指数。
文章结尾还不忘深华一下主题:
如果从创业板指数成分股中,按交易量排名选取的前50的股票,构成的指数可称为创蓝筹的话,我就啥也不说了...
H基金公司终于坐不住了。
5月24日,H公司发布《关于创蓝筹的争论及其他》,文末直接喊话F基金公司
在此奉劝某同行,分级基金要处置是市场健康发展的需要,没有必要恐慌。这个市场很大,国内指数化投资还处在兴起的阶段,市场有很多机会,还远没有到要从别人碗里抢食的时候。
......
ABCDE ......等公司围观之余,最希望看到的是,在旁一直默默不做声的Y公司作为第一主力加入战争。
因为,Y基金公司旗下的创业板指ETF,是第一只获得创业板指授权的ETF基金和规模最大的创业板指指数基金。
顺便讲一下,
Y公司的创业板指ETF的规模优势,来自于当初产品授权制下的先发优势。即很长一段时间内,其他公司不能发行相关的创业板指指数基金来同其竞争。
当然,Y公司旗下的创业板指ETF也在疯狂吸金。
今年一季度,Y基金公司创业板指份额增加25.23亿份,虽然比不上H公司的创业板50ETF(36亿份),但是新增规模却要大得多(49亿元和26亿元)。
这场“撕逼”似乎就到这里介绍了。
8月28日,H公司的创业板50ETF份额增长到137.71亿份,超过了另一家公司的上证50ETF,相关的报道出来说,创业板50ETF已经成为市场上份额最大的权益类ETF。
8月29日,J基金公司相关方出其不意的活动了一下筋骨。
文章的题目叫《抄底创业板ETF亏50亿!
机构忍痛补仓,ETF规模暴涨!基金公司笑了
》。
一篇文章,把H公司和Y公司,全都怼了。
看来,平静的表面之下,依旧波涛汹涌。
那么?
坐
等续集......
本文源自维基揭秘
更多精彩资讯,请来金融界网站(www.jrj.com.cn)
版权声明: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,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。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,不拥有所有权,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。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/违法违规的内容, 请发送邮件至 931614094@qq.com 举报,一经查实,本站将立刻删除。